十大项目陆续投运 成都供电能力达1820万千瓦

2023-07-12 04:27:41    来源:成都商报

7月11日开始我国正式入伏,“三伏天”代表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在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持续高温大“烤”之际,做好电力保供对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而言尤其重要。


(资料图片)

如何战高温,保障电力供应?7月11日,记者从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获悉,成都打出了一套“组合拳”,统筹推进迎峰度夏电力保供工作。

顶层设计:

2025年电网安全负荷 提升至2600万千瓦以上

今年5月,成都市人民政府网站公布《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成都电网建设的实施意见》(简称《意见》),为成都电网发展进行顶层设计。

《意见》提出,预计到2025年,成都全市电力供应能力稳步增强,依托川渝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工程,加速成都负荷中心500千伏“立体双环”坚强网架及其配套送出工程建设,基本建成国际先进城市配电网,电网安全负荷提升至2600万千瓦以上。

《意见》提出,将在电力基础设施、配电网、能源大数据中心建设和新型储能市场化应用上给予一定补助和奖励。例如,将对“十四五”时期及后续按年度建设计划建成投运的500千伏变电站,每座给予所在区(市)县政府(管委会)1亿元一次性补助。

此外,《意见》显示,将对电力建设加强规划管理,预留电力设施及电力通道空间,纳入全市电网“一张网”统一规划;将电力设施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现电网规划与其他规划有机衔接、同步实施。此外,相关部门也将加快办理并开辟“绿色通道”、支持国家电力重大战略、将各类电网建设项目纳入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项目“并联审查”、优化审批流程等。

电力保供:

提升电网供电能力

实施“蓉耀工程”三年攻坚

今年以来,一些电力保供的细化举措已经铺开。今夏,随着尖石二线220千伏增容改造工程、沙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220千伏郭发线π入成都西500千伏变电站、220千伏曹梓线π入成都西500千伏变电站等10个项目陆续投运,标志着成都电网供电能力正式达到1820万千瓦。

这些电力工程的投运得益于去年1月10日启动的成都电网“蓉耀工程”三年攻坚行动。成都电网“蓉耀工程”是继2006年“虹桥工程”、2011年“腾飞工程”后,第三次电网供电能力提升专项行动。

在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路径中,“蓉耀工程”尤其注重能源供给绿色化。基于这一理念,成都全面提升电网智能化水平和供电质量。在“蓉耀工程”中,成都支持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开展分布式光伏试点示范;加强先进储能发展,支持废旧电池规模回收和梯次利用等。

为此,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在今年年初就确定了在迎峰度夏前完成“1820”四大重点项目建设,即把成都电网供电能力从去年的1650万千瓦提升至1820万千瓦。

同时,为推进工程建设,在“1820”重点项目成都西220千伏配套、沙西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尖石二线220千伏线路增容改造等工程的建设中,国网成都供电公司全力确保稳定供电。

火电发力:

提前完成34万吨存煤任务

存煤可用超过30天

迎峰度夏电力保供,火力发电发挥着兜底保障和顶峰调峰重要作用,而燃煤是火电的“口粮”,“囤粮”是火电企业备战用电高峰的主要工作之一。

据市经信局市新经济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四川电网的主力骨干电厂、成都地区唯一的大型火力发电厂国能成都金堂发电有限公司已提前完成34万吨存煤任务。

金堂电厂是成都负荷中心的重要电源支撑点。往年夏天的丰水期,一般都会采取最小开机模式,最低负荷运行,单日发电量控制在1000多万度,并根据需要安排检修。去年夏天,金堂电厂全力“补位”水电缺口,持续保持双机满负荷发电,单日发电量达到2800万度。

根据此前的工作安排,今年迎峰度夏,火电出力将确保1200万千瓦以上。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主网火电厂存煤较去年同期大幅增加,可用天数都在30天以上,每日进煤量也已达到并超过预期目标。

据了解,成都将持续抓好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重点领域节能,严控上马“两高”项目,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淘汰,加强重点用能企业节能管理等工作,确保到2025年,全市单位GDP能耗较2020年下降14%以上。

记者 叶燕 宋嘉问

(来源:成都商报)

关键词:

X 关闭

X 关闭